佛法在人间,学佛的人处在现今物质丰裕、而心灵却相对空虚的时代,与佛陀时代的文明相反,佛陀时代物质没有现在丰裕,宗教修行却相当风行,许多人过着简朴的生活,而能经常修习禅定,甚至一些苦行者,有着甚深的禅定功夫,在这种风气之下,修行证果者多。反观现代人物质享乐多、生活繁忙、心思散乱、禅定?#092;薄,由于资讯普遍,学佛人数众多,而修行证果者却也相对稀少,所以称为末法时代。
在这种时空背景下,是否只好放弃修行证果的目标,或者退而求其次,只要死后往生净土就算是当生成就了呢!还是要模仿古人的生活型态,退隐山林,隔绝现代文明,不用电器、科技产品,不搭车、不搭飞机、也不开车,拒绝现代人的?#092;生技能,回到农耕的生活才能修行?
基本上,佛法的修行是以“中道”为基准,然而,众生根性有异,有倾向苦行者,淡泊少欲,爱好清闲,专修禅定,佛就以出家僧团来摄化;而倾向乐行者,好乐家居生活,习惯于财物和欲乐的享受,佛就以在家修行来摄化。然而,无论偏于苦行或乐行,佛法总不离戒、定、慧、慈悲喜舍的“清净心”。
在佛陀时代,苦行风气盛行,自然以解脱道为修行的重心,但那并非佛法的全部,也不是佛陀的本怀。而当印度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法时,当时,印度的苦行主义已经退潮,人民生活富饶,乐行主义盛行,更多的众生选择以在家身份来修行,为了适应这样的风潮,以解脱道为中心的小乘佛法逐渐退居旁流,以菩萨道为中心的大乘佛法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其中般若系的经典是初期大乘佛法中十分有代表性的思想。
般若经的心要:“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菩提愿,大悲心是大慈大悲,无所得是般若慧,由此构筑大乘佛法的特质。面对乐行主义,大乘佛法是如何摄化他们的呢?
佛法并不附和他们,对于堪能受法的众生,教导他们戒律与禅定、智慧和慈悲的均衡,节制欲望,却也并不一味地采取压制欲望的方式,可是对于还没有离欲的众生,为了方便摄受,不惜以五欲的布施来结缘,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是菩萨的慈悲和方便的表现。
关于这点,大智度论第九十三卷“净佛国土品”龙树菩萨有一段解说:
“问曰。此五欲佛说如火如坑如疮如狱如怨如?#092;能夺人善根。菩萨何以愿使众生得五欲。又佛说弟子应纳衣乞食坐林树下。菩萨何以为众生求得五欲。”
“答曰。天人中五欲是福德果报。若今世若后世。贫穷薄福者不能自活。则行劫盗或为物主所害。或为财杀他或被诘问妄言不作。如是次第作十不善。皆由贫穷故作。若人五欲具足则所欲随意则不行十不善。菩萨国土众生丰乐自恣。无所乏少。则无众恶。但有爱慢等软结使。若闻佛所说。或闻弟子所说。以心柔软故闻法易可得道。虽着心多利根故闻无常苦空等即便得道。譬如垢腻之衣则以灰泥淹之经宿以水浣之一时都去。菩萨不欲令众生着故。以五欲施但欲令一时舍故与之。如汝先说。佛教弟子纳衣乞食。宿罪因缘生在恶世。染着心多。若得好衣美食着心则深。又为求好衣食故妨废行道。是菩萨净佛国土。众生无量福德成就。五欲一等故不复贪着。亦不更求故无所妨。又复若行者离五欲修苦行则增长嗔恚。又复忆念五欲则生烦恼。尔时则无所向。是故佛言。舍苦乐用智慧处中道。是故净佛国土。五欲施无妨。”
五欲是色、声、香、味、触五种感官上的满足,生活上的种种享受,如美观的服饰、美味的食物、香气、娱乐及舒适的居家环境等等都是。在净土中,佛以美妙的五欲作为摄化众生的方便,渐次引导深入般若实相。虽然,以解脱的观点来看,五欲是障道法,然而真正的关键在于内心不清净,染着五欲,而染着的根本则是不明白五欲的无常、虚幻。
大乘佛法的开放性,是基于般若空慧,知道一切法因缘和合故有,顺从欲望固然有害,但若一直在欲望中冲突、挣扎,也无法安心修行。另一方面,大乘精神以慈悲为本,由嗔心而恼害众生,或冷漠无情、对众生的苦无动于衷,这是有损菩提心的烦恼心。比起对于爱欲的染着,还不至于直接伤害众生,嗔的过失重;而贪的过失轻,虽有爱欲,起码还可以与众生有感情上的连系,有机会培养慈悲心,只要用长时间,以戒定慧逐渐净化它,就不致有很大的罪过。这是大乘菩萨道不急着离欲、断尽烦恼的原因。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并非真的没有禅定的功夫或是纵容烦恼的为害,只是慈心特重、心怀众生的缘故,因此不急求自己的解脱而已。
佛国净土,不以五欲为必然的污秽,重要的是在乐行中以“清净心”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行。那么身处当代物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的世代,应当如何修行才是合乎中道的呢?我们虽然不是生在净土,而是在人间修行,但大乘佛法的三个要点:菩提愿、慈悲心和般若慧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要心量广大、有理想,关怀众生、增进人类的福址,用空的智慧化解自己的烦恼,并且学习?#092;用方便善巧来促进人间的和乐。
由此来看,现代人习惯于物质的享用,这不能算是罪过,如果能够多存珍惜、感恩的善念,不把现有的福份视为理所当然,明白其中包含了无数人的付出以及大自然的资源,不奢侈、浪费而善用它,这样就可以维持既有的福报,不致耗损。
在享用现代物质科技的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也要观照无常、缘起,知道欲乐的满足是不长久、不究竟的,终归会消失,不可依恃,而要有警觉,这样就能增长智慧。
其次以慈悲、柔软心将自己所拥有的与大家分享,让大家都得到喜乐,这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持。
当身心安定、放松之后,才开始修习止观:摄心觉照、静定安住,观察法性、透澈明照,这就是符合大乘精神的修持。
等到心灵净化、定慧成熟之后,有了更高级的乐受:禅定乐、解脱乐,反观欲乐的过患,自然不再染着欲乐,由此超越五欲的束缚。这如大智度论所说的:“以心柔软故闻法易可得道。虽着心多利根故闻无常苦空等即便得道。”
少欲知足不等于过回到原始生活,如果勉强断绝物质的享用,由于不能随遇而安,以致处处不便,不能适应现代生活步调,不是心生苦恼,就是和社会脱节,不但不能增长智慧,也不能长养慈悲,更无法安心修定,这是不顾现实因缘所致。如果不是以缘起无我、慈悲喜舍为清净自心的功夫,而是以隔绝文明来标榜无欲、无为、自由、清静,其实很可能活在愚痴、我慢中而不自知呢!
当然,如果说,把简化生活、降低需求作为一项心灵的试炼,如闭关、断食之类的苦修,短期之内是可以的;如果当成常态,对多数学佛者来说,其实并不适合!
现代人学佛障碍固然多:忙碌、心定不下来,在此,提供几点?#092;见,如能多留意,虽然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中,仍然可望与佛陀时代的佛弟子一样,得到法益。
一、真心、用心:即使是简单的观念如四圣谛、五蕴无我、缘起性空,也要真心实践、用心体会,不要泛泛而谈,杂博不精,失去焦点。
二、保持中道:在苦中学习磨练,在乐中不失正念,不排斥痛苦,也不沉溺于快乐,保持中道的修行态度,这样才能持久。
三、单纯、如实:心思回到单纯,除了工作和生活所必要之外,少算计、少缘虑。勇敢、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痛处和弱点,开放、坦然,少一些逃避、掩饰,这样会比较自在。
如果能留意这几点,虽然生活繁杂,也可望由生疏而纯熟,在佛法的大海中渐入渐深。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