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长两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种生理结构预示我们应少说多听。可大多数人喜欢说而不愿听。
人为何偏爱讲话?佛门有一个词叫“乐说欲”,即非常欢喜讲话,这是人的本性之一。听说监狱中惩治犯人有一种方法是“禁闭”:长期让一个人独处,没有人同他说话。最后犯人的心理防线被击溃,说出所有罪行。最近网上有个新闻: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吃穿不缺,却天天在家门口摆摊卖自己缝的鞋垫,哪怕是全国人民都往家里赶的除夕那天也不例外。面对记者的采访,老人的答复让天下儿女动容——“只想找个人说说话!”还有几年前被中央电视台推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翟斌,当他一个人乘着无动力单人帆船穿越太平洋时,最大的障碍是寂寞,那种想向别人倾诉却无人能听的难受劲儿,不亚于瘾君子发作时的煎熬,骨头缝像是被小虫吞噬一般。每当靠近大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家中国饭馆跟人聊聊天。看来嘴巴不仅要完成“吃饭”的生理功能,还要满足人“说话”的欲望。
难道震动一下声带真的对人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 img src="https://www.jingangjyw.com/imgs/4083/80714734.jpg" style="width: 333px; height: auto;"/>
?其实找个花草动物也可以“对话”,可我们感觉没有同类来的给力。大概源于“言为心声”,言语是我们心灵世界的外化。心静如水的人一般很少讲话;喋喋不休正是内心躁动不安的表现,名为“躁人多辞”。安静的心就像一间收拾得井然有序的房间,再多东西放进去都能合理布置,找个不起眼的零件也毫不费时;躁动的心就像堆满各式物件的库房,东西都挤到了门口,就是搅个天翻地覆也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心态宁静,人就更有智慧,能直接找到问题的根结,常能一语中的;心绪动荡,如同风中的蜡烛,照出的情景恍惚不清,自然决断起来犹犹豫豫,说起话来更是语无伦次、喋喋不休。
向别人倾诉就是排泄心灵的垃圾,虽然一时可以缓解心中的郁闷,但终究逃不出扬汤止沸的轮回。止口不如静心,从源头清理才是治本之道。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如何让自己的心听从安排?佛教里解决这一问题有个妙招:如同大禹治水,一时堵不住就疏导,说惯的嘴巴先不要闭上,而是改变说的内容——念佛。
凡夫说话都是“烦恼心”驱使,越说越躁动,越说越烦恼。改成念佛号,虽然开始还是烦恼心,但佛号是清净的。好比一个躁动的人,让他不断重复说“安静”,想必很快会安静不少。借着佛力让烦躁的心转向安详,也为这个躁动的时代带来一股清泉。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