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三结】
此明止观作用竟。上来总明五番建立止观道理讫。
已上第二大科广作分别竟。
【(乙)三历事指点三。初明礼佛时止观。二明食时止观。三明便利时止观。(丙)初中三。初观门。二止门。三双行。(丁)初文二。初实事观。二假想观。(戊)初又三。初法。二喻。三合。(己)今初】
凡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所言观门礼佛者。当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与我身同一净心为体。但以诸佛修习净业熏心故。得成净果。差别显现。徧满十方三世。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种智。是正徧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尽欲救度一切众生。一佛既尔。一切诸佛皆悉如是。是故行者。若供养时。若礼拜时。若赞叹时。若忏悔时。若劝请时。若随喜时。若回向时。若发愿时。当作是念。一切诸佛。悉知我供养。悉受我供养。乃至悉知我发愿。
此依法性及与佛德。称实而观。行愿品所谓起深信解。如对目前者也。
【(己)二喻】
犹如生盲之人。于大众中行种种惠施。虽不见大众诸人。而知诸人皆悉见己所作。受己所施。与有目者。行施无异。
无始无明未破。喻如生盲。然能作此信解。则功德与菩萨等矣。
【(己)三合】
行者亦尔。虽不见诸佛。而知诸佛皆悉见己所作。受我忏悔。受我供养。如此解时。即时现前供养。与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也。何以故。以观见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虽不见诸佛。而见诸佛大慈悲心。所谓虽是肉眼。名为佛眼也。
【(戊)二假想观二。初佛身观。二供具观。(己)初中二。初直示。二释疑。(庚)今初】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严好。乃至能得想作无量诸佛。一一佛前。皆见己身供养礼拜者。亦是现前供养。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是心作佛者。能作他方应佛。能作自己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即他方应佛。心即自己果佛也。又是心作佛。故非自然。是心是佛。故非因缘。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能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也。又始学名作。终成即是佛。又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名心是佛。望己当果。繇观而成。名心作佛。若欲悉知。具如妙宗钞。
【(庚)二释疑二。初明假想非妄。二明感应俱成。(辛)初中三。初直明非妄。二远胜二乘。三径齐菩萨。(壬)今初】
问曰。前之一番供养。实有道理。可与现前供养无异。此后一番想作佛身者。则无道理。何以故。以实不见佛身。假想作见。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时。所有众生现前所见佛者。亦是众生自心作也。是故经言。心造诸如来。以是义故。即时心想作佛。则与彼现前见佛一也。
【(壬)二远胜二乘】
又复乃胜二乘现见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见之佛。实从心作。由无明故。妄想曲见。谓从外来。非是心作。故即是颠倒。不称心性缘起之义。是故经言。声闻曲见。又复经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言如来者。即是真如净心。依熏缘起果报显现。故名如来。彼谓心外异来。故言不能见也。我今所见诸佛。虽是想心所作。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现此诸佛。是故所见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坏真寂。不坏缘起。是故胜彼二乘现前见也。
二乘不达唯心。此达唯心。一胜也。二乘入寂便坏缘起。此则不坏缘起。二胜也。
【(壬)三径齐菩萨】
又若我以想心熏真心故。真心性起。显现诸佛。而言是妄想者。道场会众。皆以见佛之业。熏真心故。卢舍那佛在于真心中现。彼诸菩萨亦是妄想。若彼菩萨所见之佛实从心起。见时即知不从外来。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见诸佛亦从心起。亦知不从外来。何为言是妄想。又复彼诸菩萨所修见佛之业。悉是心作。还熏于心。我今念佛之想。亦是心作。还熏于心。彼此即齐。是故彼若非妄。我即真实。
初明假想非妄竟。
【(辛)二明感应俱成四。初重明同体心性。二明依想得见真佛。三生佛互论熏心。四结成感应不二。(壬)今初】
问曰。若一切诸佛。唯由众生自心所作者。即无有实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诸佛出世。而即是众生自心所作。何以故。谓由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为体故。然此净心全体。唯作一众生。而即不妨全体复作一切凡圣。如一众生是净心全体所作。其余一一凡圣悉皆如是。一时一体。不相妨碍。是故若偏据一人以论心者。此人之体。即能作一切凡圣。如藏体一异中释此义也。由此义故。一切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识义故。虽是我心能作诸佛。而有见不见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识中具明。
众生自心所作。即是实佛。实佛。即是众生自心所作。以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为体故。若达前文藏体一异之义。则不计实佛在我心外。若达共相不共相识之义。则不疑众生有见有不见矣。
【(壬)二明依想得见真佛】
以是义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与诸佛悲智之熏相应。故于真心中显现诸佛自得见之。此所现之佛。以我假想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业相应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识也。是共相识故。即是真实出世之佛为我所见。若无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德相应熏心者。一切诸佛虽是我净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见佛。
假想为能感。悲智为能应。感于众生心内诸佛。故心外无佛。应于诸佛心内众生。故佛出是真也。
【(壬)三生佛互论熏心】
是故若偏据诸佛以论净心。即诸佛净心作一切众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见一切众生。若偏据众生以论净心。即众生净心作一切诸佛。但众生有见佛之业熏心。故得见一切诸佛。
佛为法界。故无佛心外之众生。生为法界。故无众生心外之佛。自熏自见。复何疑哉。
【(壬)四结成感应不二】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诸佛显现可见。所见之佛。则是真实出世之佛。若不解此义故。谓释迦如来是心外实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是执者。虽见释迦如来亦不识也。
假想为能感。实佛为能应。所感实佛。既不在众生心外。所应众生。又岂在释迦心外。是谓感应不二也。若由曲计释迦实在心外。所想不是真佛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矣。已上佛身观竟。
【(己)二供具观】
又复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诸佛。是心所作故。当知身及供具。亦从定心出生。以是义故。当想自身心。犹如香藏王。身诸毛孔内。流出香烟云。其云难思议。充满十方刹。各于诸佛前。成大香楼阁。其香楼阁内。无量香天子。手执殊妙香。供养诸最胜。或复想自身。徧满十方国。身数等诸佛。亲侍于如来。彼诸一一身。犹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体礼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为。不生妄想执。谓为心外有。复知诸菩萨。所有诸供具。悉施诸众生。令供养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诸如来。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复回施众生。供献诸最胜。深入缘起观。乃能为此事。此观门礼佛。
文有八段。初又复行者下。既知是心作佛。便可从心作身及供具也。二当想自身心下三偈。是想所供周徧。三或复想自身下二偈。是想能供周徧。四知身及供具一偈。是止观双行。五复知诸菩萨下二偈。是自他不二。六以己心作物一偈。是善巧回向。七深入缘起观二句。是结叹功能。入此观门礼佛句。乃总结前文也。
【(丁)二止门】
止门礼佛者。当知一切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从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如是礼者。即名止门。
皆从心作。即无相性。有即非有。即无生性。唯是一心。即无性性。亦不取于一心之相。即无真性也。
【(丁)三双行】
复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废息观行。应当止观双行。所谓谁知佛身我身。及诸供具。体唯一心。而即从心出生缘起之用。炽然供养。虽复炽然供养。而复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是故经言。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相。此是止观双行也。
初明礼佛时止观竟。
【(丙)二明食时止观二。初观门。二止门。(丁)初中二。初普供观。二除贪观。(戊)初又二。初转粗作妙观。二转少为多观。(己)今初】
凡食时亦有止观两门。所言观者。初得食时为供养佛故。即当念于此食。是我心作。我今应当变此疏食之相。以为上味。何以故。以知诸法本从心生。还从心转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为七宝之钵。其中饮食。想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为粳粮。或作石蜜。或为酥酪。种种胜膳等。作此想已。然后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四生等食之。当念一切诸佛及贤圣。悉知我等作此供养。悉受我等如是供养。作此供养已。然后食之。是故经言。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诸贤圣。然后可食。问曰。既施与三宝竟。何为得自食。答曰。当施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时。即兼共施众生食之。我此身中八万尸虫。即是众生之数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虫安乐。不自为己。
【(己)二转少为多观】
又复想一钵之食。一一米粒复成一钵上味饮食。于彼一切钵中。一一粒米复成一钵上味饮食。如是展转出生。满十方世界悉是宝钵。成满上味饮食。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令供养三宝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后自食。令己身中诸虫饱满。
普供观竟。
【(戊)二除贪观】
若为除贪味之时。随得好食。当想作种种不净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恶之食。悉是心作。虚相无实。何故得知。以向者钵中好食。我作不净之想看之。即唯见不净。即都见不净故。将知本时净食。亦复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观门。
【(丁)二止门】
止门吃食者。当观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别味之舌等。一一观之。各知从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体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此名止门。
配上三性止门。如文可知。二明食时止观竟。
【(丙)三明便利时止观二。初正明。二释疑。(丁)初中二。初观门。二止门。(戊)今初】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观。所言观者。当于秽处。作是念言。此等不净。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应当变此不净。令作清净。即想此秽处。作宝池宝渠。满中清净香水。或满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宝身。所弃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切众生。即复知此净相。唯是心作。虚相无实。是名观门。
此等不净悉是心作。分别本空也。有即非有。依他无性也。变作清净。清净分别性观也。净相唯心。清净依他性观也。虚相无实。清净真实性观也。
【(戊)二止门】
所言止门者。知此不净之处。及身所弃不净之物。唯是过去恶业熏心。故现此不净之相可见。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即名止门。
观则转染浊性为清净性。止则但除染浊三性入三无性也。恶业熏心。故现不净。然此心相。有即非有。除分别性。入无相性也。唯是一心。除依他性。入无生性也。平等无念。除真实性。入无性性也。
【(丁)二释疑二。初正释所疑。二例通诸法。(戊)今初】
问曰。上来所有净不净法。虽是心作。皆由过去业熏所起。何得现世假想变之。即从心转。答曰。心体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缘不起。是故溷中秽相。由过业而得现。宝池酥酪。无往缘而不发。若能加心净想。即是宝池酥酪之业熏心。故净相得生。厌恶之心。空观之心。即是除灭不净之缘。净熏心故。秽相随灭。此葢过去之业。定能熏心起相。现世之功。亦得熏心显妙用也。
加心净想。指上观门。厌恶之心。指上止门。空观之心。双指二门。真实性中止观。所谓虚相无实。平等无念也。
【(戊)二例通诸法三。初正释成分便。二释见不见之由。三释神通差别之故。(己)今初】
如此于大小便处。假想熏心而改变之。其余一切净秽境界。须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旧相。故得现在除去憎爱。亦能远与五通为方便也。然初学行者。未得事从心转。但可闭目假想为之。久久纯熟。即诸法随念改转。是故诸大菩萨。乃至二乘小圣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变。无而现有。
秽作净想。则能除憎。净作秽想。则能除爱。憎爱悉除。便成漏尽。假想纯熟。法随念转。便成五通。出世方便。孰过于此。
【(己)二释见不见之由】
问曰。诸圣人等。种种变现之时。何故众生有见不见。答曰。由共相识。故得见。由不共相识。故不见。
【(己)三释神通差别之故】
问曰。菩萨神通。与二乘神通有何差别。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见法。故有限有量。菩萨神通。由知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无法。故无限无量也。又菩萨初学通时。亦从假想而修。但即知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习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论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别也。
菩萨习通。亦从假想。二乘定力。亦惟心作。只由知与不知。遂令力量迥别。然则修止观者。可不先悟一心为依止乎。
佛祖心要妙难知。我今随力释少分。回此功德施群生。同生安养成觉道。
音释
渟(唐丁切水止曰渟)粳(古衡切籼稻也)渠(求于切沟渠也)溷(胡困切)
光绪二十二年春三月京口丹徒县李培桢捐资敬刊大乘止观释要全部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