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
觉 醒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犹如一道闪亮的光芒,照耀着印度、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在启迪昏蒙、开启智慧、指导人生、净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500余年的辉煌和沧桑,铸就了佛教坚毅而独特的性格,不畏艰难、积极入世、化导群生、保持位格是佛教在应对世俗、提升社会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坚定信念,正是靠着这种信念的策励,佛教才逐步扩大了自己的传播区域,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佛教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性宗教的地位。历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前进的号角吹出了更为强劲的音符,科学昌明发达,技术突飞猛进,社会财富急剧增长,思想文化日趋自由。但是,人类文明的前进必然要付出相应沉重的代价。科学技术研究的深入引起了人伦道德问题的大讨论:克隆人的行为道德吗?基因研究成果将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是人类精神文明提升的助推剂还是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的罪魁祸首?思想文明的极度自由能否作为人类精神的缓释剂而最终造福人类?等等,等等,成为困扰人类的艰难课题,而由此带来的诸如:生化武器的制造、克隆人的研制、恐怖战争、地区磨擦、种族冲突、邪教肆虐、强权政治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发展的进程,极大地威胁着人类世界的安全与稳定。面对着如此严峻的情势,佛教徒理应高举“人间佛教”的理论大旗,发扬“立足世间修菩萨行,奉献社会成菩提果”的大乘佛教精神,努力践行“人间佛教”。
一、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
无论是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还是印顺法师乃至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尽管名称上有些变化,但是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并未改变,那就是建立以人为出发点的适应现代社会、提升现代社会的佛教理念。通过对佛教思想长期的领悟,结合中国社会的特点,朴老精辟地将人间佛教思想概括为“一种思想”和“三个传统”,从而将人间佛教理念确立为中国佛教发展的长期性的指导思想。以朴老的精辟概括为基础,我们不妨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人间佛教的丰富内涵:
1、为现实人生提供理论性指导。
佛教素以其哲学思辨色彩浓厚、人本智信特征明显著称,在古代乃至近现代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为中外众多哲学家所推崇。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对异己神灵的盲目崇奉越来越淡化,反之对理性思维的追求变得越来越强烈,人们开始崇尚那种以人为本、立足于解决人生现实问题、对人生富有指导意义且实践取向明显的哲学理论。无疑,佛教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佛教哲学内涵丰富,既有世界观、人生观、实践论等基本哲学范畴,又有辩证法的理性思辨方法,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六度、四摄、中道等基本名相支撑着佛教的理论大厦,吸引着众多佛法爱好者深入其中汲取养料。
其次,佛教哲学具有强烈的实践取向。浩如烟海、义理艰深的佛教典籍是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沉淀,注重实践是它们的基本特征。明辨善恶、勘破是非,珍惜人生、热爱生命,广行慈悲、泽被生灵是佛教所大力宣扬的大乘菩萨精神的主要内容。毋庸置疑,在世界哲学大家庭中,佛教哲学的深刻性、生动性、实用性、实践性非常突出。
第三,佛教哲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塑性,佛教哲学不讲唯经是崇、唯人是瞻,而是十分强调灵活性,注重应时应机、应理应事,主张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的古训展示了佛教民主、自由、理性的开放型性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佛教哲学的主流思想都是反形而上学的,佛陀为我们确立的基本原则只有一个,这个基本原则就是“三法印”。“三法印”原则明确宣告:一切有情众生,只要能够认识到一切可运动的东西都不可能常住不灭(诸行无常印)、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诸法无我印)、一切有生灭的东西终究不可靠(涅槃寂静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然后努力把这种认识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那么一切的哲学难题和思想困惑都会迎刃而解,这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开放、开明处。本着这一原则,佛教在适应社会、包容异说、重塑自我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借助历史的经验,回应着现实的需求,佛教哲学在当代一定会重焕生机、再现活力。
2、净化人心,服务社会。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发展、信息技术、科学研究成果显著,但是物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贫富悬殊、精神贫乏、社会动荡、地区冲突、军备竞赛等诸如此类的“时代综合症”。社会风气的混乱呼唤着有效的引导和治理,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佛教在这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来也不会例外。
首先,佛教素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作为其立足社会的根本,始终把觉悟世间、改造世间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
其次,整个佛法所揭示的都是社会人心的种种境遇和弊端,以及为此所提供的对治之道,经中处处可见对佛国净土的描述,“心净则国土净”则又将人们的心灵与所处的环境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第三,佛教向来注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心肠曾让千千万万的受苦生灵得到庇护,从无尽藏到悲田养病坊,从慈善基金会到慈济功德会,无论是资金援助还是物力相帮,体现的都是佛教主动关心社会、安抚社会、改造社会的积极入世精神 .
第四,佛教本身内蕴着一整套改善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的办法。要求人们首先必须去除贪、嗔、痴三毒,以平等心、公平心、公正心去看待一切人和事。在肯定人们的主体意识的前提下,佛教主张将单个的人置身于社会洪流之中,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同心协力,共同构筑一个合理有序的新型的“平等、民主、文明”的理想社会。上述四大优势表明,佛教在净化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3、 积极提升社会伦理道德水平。
佛教本质上也是一种道德性宗教,佛教的基本道德范畴──五戒、十善普为社会所认同,而《阿含经》所确立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更是把止恶扬善以及心灵的净化视作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石,大乘佛教广行“六度”的要求则又将普通的道德水准作了以开发无上智慧为最终目的的提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时,佛教主张以四种方法去处理,即所谓“四摄”。首先必须去除的是对物质的贪恋,非但“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即便“己所欲亦肯施予人”,对物质性的东西如此(财施),对非物质性的东西,如知识(法施)、勇气和胆识(无畏施)等亦应如此(布施摄);第二,在言语措辞、语言交流方面注意到别人的感受,尽可能对所有人都不构成伤害,让大家都能心情愉悦(爱语摄);第三,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要兼顾他人的利益,甚至为了大众的利益可以舍弃一己私利,“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是佛陀为我们树立的榜样(利行摄);第四,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亲如一家、共同进步(同事摄)。作为构成社会肌体的细胞,单个家庭的和睦稳定,是整个社会和睦稳定的基础。佛陀在众多经典,如《玉耶经》、《地藏经》、《说善生经》中对家庭及社会的伦理作了规范,如《说善生经》借善生长者子礼拜六方的行为,表达了佛教重视父子、夫妇、师生、主仆、朋友、施主与宗教师之间人伦有序、互敬互爱的道德要求。这些规范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加强同际交流,促进世界和平。
佛教从最初创立于印度本土,到后期的远播中国及印度周边国家,直至从中国向日本、朝鲜等国的再传播,显示了较强的传播能力,出现了一大批佛学外交家,在世界交流史上占有着一席之地。
5、有效遏制邪教的滋生和蔓延。
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地的邪教组织呈滋生、蔓延之势,太阳圣殿教、奥姆真理教、法轮功等一大批邪教组织滋事扰民、蛊惑人心,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邪教法轮功更是借着练功的幌子,与境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最终演变为一支反动的政治力量。邪教的滋生和蔓延固然有着一定的社会因素,但是与正统宗教的软弱和退让也不无关系。自古正邪不两立,正立则邪必隐。法轮功打着佛教的旗号,大肆盗用佛教的基本词汇,肆意歪曲佛教教义,为佛教界所深恶痛绝,世界各地佛教徒纷纷开展一系列以佛教正理批驳法轮功歪理邪说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法轮功的嚣张气焰。“三法印”犹如一面照妖镜,任何伪佛法的东西在它面前都会原形毕露,法轮功如此,将来有可能出现的任何功、任何教都是如此。因此,佛教在遏制邪教的滋生和蔓延方面应该大有可为。
6、引导科学研究健康发展。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繁荣、提高人类文明程度的同时,也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给地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原子弹、导弹、生化武器对人类和平的威胁自不待言,即便是当今世界最新的科研成果──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如不加以正确引导,也将贻害无穷。应当肯定,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对促进人类生理机能的研究和开发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人类也将因此攻克许多疑难杂症,并且大大延长人类的寿命。但同样是这项技术,如果不加节制地盲目研制和开发,甚至应用于人类战争,那么总有一天,人们必将亲口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出一系列法律条文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范围加以限制。但是法律的约束力是靠强制措施来实现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工作者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心理上的问题要靠疏导和净化才能解决。而承担疏导和净化工作的最合适人选首推佛教。首先,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缘起”的,同时依缘(条件)而起的一切又都是没有实体的、不可执著的,人生如此,物质世界同样如此,一切对物质世界的痴迷和妄执都是佛教“缘起论”所反对的;其次,佛教要求人们抑制对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的享受,息灭贪欲、嗔恚、愚痴等不健康的心理,强调宁静淡泊而行于中道;第三,佛教力主开发人类潜在的无上智慧,将人类思想中丑陋、污秽的成分彻底清除,从而以纯洁、美妙、清净的智慧去观照世间的一切,既能视一切如同己出,又能视一切如同他出,从而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以慈悲之心与乐拔苦,以行“八正道”严以律己。试想,倘若世人都能以佛教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正确对待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一切物质存在,那么科学的昌明指日可待,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理想终将化为现实。
二、近二十年来的可贵探索
落实宗教政策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广大佛教徒自觉成为国家的守法公民,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协调,成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在赵朴初会长提出“人间佛教”思想之后,佛教界四众弟子在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下,自觉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改变传统佛教形式中落后于时代的成份,努力发掘佛教思想中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众生的内涵,为人间佛教的发展探索新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奠定了佛教振兴的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佛教界经历了人员平反、庙产落实、寺庙修建、人才培养、新老交替、年轻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佛教重又开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弘法力度不断加大,各地纷纷兴办佛学院、培训班、研究所,以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人才。佛教类报刊、杂志相继创办,据不完全统计,几近四十余种,进一步丰富了弘法利生的手段。讲经法会、星期佛学讲座、佛学研究及修学兴趣小组,在广大佛教信徒中颇受欢迎。信徒的信仰结构正发生着较大幅度的改变,知识层次、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年轻化、知识化、学术化的信徒队伍正在逐步壮大。国家宗教政策的稳定,进一步鼓舞了广大信徒爱国爱教的热情,国家鼓励宗教徒“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开展宗教事务的政策,为宗教保持自身品格,实现健康长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 经济条件日益改善
国家推行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国家的经济实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基本解决了主要依靠信徒布施和捐赠维持生存的佛教团体的经济来源,从而使它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一切为信徒服务的工作,同时借助自己在信徒中的神圣性地位,教育并带动广大信徒树立“奉献人生,服务社会,立足世间,行菩萨道”的思想,确立佛教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各地还通过创办经济实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转模式,试行岗位责任制、租赁制、承包制、目标管理制,引进竞争机制,对所属经济实体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佛教事业的开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 人文环境不断优化。
根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当一种文化走向极致的时候,必然为另一种文化所取代,上个世纪的文化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天下,科技、人伦、民主、法制,似乎西方没有一样不走在世界的前列。因缘际会,斗转星移,伴随着世纪钟声的敲响,东西方同步跨入了新世纪的门槛,人们厌倦了靠物质主宰世界的生活方式,渴求以优秀的精神食粮来填补内心的空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理性思维水平越来越高,对理性的追求无疑是本世纪的主流。佛教是一种理性的宗教,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反对任何外在力量对人的主宰,强调通过人自身的理性思索,焕发出内蕴的潜能,这与当今人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和认真态度不谋而合。佛教所内蕴的这些潜能,为其长足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贵的人文基础。化导者与受化导者相互促进、相互激荡,为佛教人文环境的不断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信徒素质逐步提升。
经过二十多年苦心积虑的培育和造就,佛教界“青黄不接”的局面终于被打破,年轻一代的僧侣和居士已基本担当起佛教的领导重任,年轻化、知识化、理性化、专业化是他们的基本特色,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是他们内蕴的精神力量,他们的崛起应该是未来佛教发展的希望,崭新的良性循环机制将会重新运转起来。就普通信徒而言,其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与过去佛教徒中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的状况相比,有着明显的提高,他们在宗教活动中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加大。
5、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增进,佛教充分发挥了国际交往这一优良传统,扮演着和平大使的角色。佛教徒所到之处注意大力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从而改变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偏见和成见。在呼吁和平、保护环境、净化社会等方面,佛教与兄弟宗教有着共同的语言,大家彼此尊重、互相声援、共同促进,从而以宗教交流为契机,推动着国与国之间、教与教之间关系的长足发展。
三、新世纪的人间佛教实践
过去二十余年的成功实践表明,人间佛教的本具内涵在当代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新世纪步入第四个年头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精神,拓宽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加强人间佛教的社会实践,努力探索人间佛教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新世纪的佛教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新世纪的人间佛教实践可以从下列七个方面着手:
1、 继续高举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佛教的发展振兴贡献力量。
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理所当然地要为当代佛教所继承和发扬。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即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注重将佛教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晋代高僧道安法师曾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论断,阐明了佛教与国家命运之间有着唇齿相依的不舍之链。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佛教在中国开始进入其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纵观佛教在中国的兴衰历程,可以看到:佛教何时与社会政治、经济相抵触,何时就衰落;倘若互相对立,势必遭遇重创。在当前社会主义条件下,爱国爱教有其特定的内涵。爱国,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要在政治上与党和政府、与人民站在一道。在具体的行动上,佛教界的一切活动必须以“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为宗旨,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出发点,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唯其如此,佛教才能在爱国的基础上,求得自身事业的健康发展。历史的事实一再昭示我们,坚持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是佛教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在当前形势下,广大佛教徒只有坚持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顺应潮流,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佛教的发展振兴贡献力量,中国佛教才能焕发出盎然生机和青春活力。
2、普及、提高、借鉴、创新四管齐下,全面提升佛教界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 1)、 普及推广是佛教的立足基础。佛教创立之初,就着力向民间传播,在当时种姓制度森严的社会背景下,佛教坚持有教无类,贱民与国王、乞丐与富商可以同席听经、共同皈依。部派佛教时期,佛教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佛教徒分布到印度各地并与当地的人文、思想紧密结合,形成了二十多个部派。到了部派末期,由于理论逐步走向精致与烦琐,新的时代呼唤着新型的佛教形式,大乘佛教于是应运而生。大乘佛教倡导发挥佛教理论中的生活性内涵,强调信、愿的力量,对于接引广大信众实行生活性佛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佛教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可是到了大乘佛教后期,佛教理论走上了经院化的道路,佛教成了少数人的宗教,种姓制度被运用到佛性的划分上来,普通民众被排除在佛教圈之外,佛教的生命遭到了扼杀,乃至经过了密教近七百年的苟延残喘,终因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生活性内涵而在印度走向了灭亡。
镜头变换,我们再来看作为印度佛教异地硕果的中国佛教,从最初的依附于中国传统的道术到魏晋南北朝的融入玄学、诠释玄学,这是佛教在中国社会的熟悉和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佛教努力在社会、思想、文化、艺术、经济、政治等方面塑造着自己的形象,力图积极参与其中,以充分发扬自己导世化俗的特殊的社会功能。到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给佛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佛教出现了宗派林立、弘法多样、艺术繁荣的局面,佛教在这个时期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关系密切。元、明、清以来,佛教在理论上建树不多,但在普及化程度上却在逐步加深,佛教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印有佛教的影迹。这是佛教在该时期注重普及推广的结果。时至今日,在各种思潮充斥人心的状态下,佛教尤其应该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并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使其发扬光大。
( 2)、 提高佛教徒素质是佛教存在的生命力所在。随着佛教徒数量的日益增加,素质的提高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素质就是能力,就是水平,就是生命力。高素质的人才可以统领一大批信徒共同努力为佛教的振兴贡献力量。当前,就佛教徒的整体素质而言,还很有提高的必要。对于在家信徒而言,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参加寺庙组织的学习班、讲座,或通过音像视听等办法来实现;对于出家僧侣来说,佛学院教育是一个主要途径,学僧们可以通过三至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佛学基础、传教手段、研究方法、为僧之道等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信息社会各方面的知识也应该有所涉猎,从而为今后的弘法利生奠定基础。造就一支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的僧才队伍是佛法久住的希望。
( 3)、 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是佛教焕发生机的保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为佛教徒整体素质的提高找到捷径,可以改进人才培养中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模式,带动佛教走出孤芳自赏、夜郎自大的误区,从低谷徘徊状态走上积极发展的道路。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最重要的前提是勇于袒露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积极建立与其他宗教、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对话机制,取长补短,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以指导我们的弘法活动,大胆吸收科学研究方法和最新技术成果,充分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工具,采用多种形式传授佛学知识,同时努力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佛学研究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方面的最高成就,论证佛学知识的合理性和超越性,不断丰富佛学的内涵。
( 4)、 不断创新是佛教吸引民众的需要。佛陀一生弘教强调对机、应机,因此佛经中的思想理论,以及为此所作的论释都是适应当时那个时代需要的,在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正确的。但是佛经的语言艰深、表述陈旧已成为制约佛教发展的瓶颈,佛教对民众的吸引力可能就因为这些工具上的障碍而减弱。因此,在佛教教育和弘法利生的过程中,应本着佛陀提出的"三法印"标准,采用新型的、符合现代人语言习惯的表述方法对佛经的语言进行新的诠释,充分发掘佛经中蕴含的有助于改变世道人心的内容,强化佛教化世导俗的社会功能,通过佛教对社会事业的关怀唤起民众对佛教的关注,并进一步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信仰。
3、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关爱人生,服务社会。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随着社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社会弱势人群队伍在不断扩大。尽管国家的社会保障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但是毕竟人口众多,国家的经济条件一时还无法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因此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社会的资助来实现“扶贫济困”的目标。佛教历来倡导慈悲济世的大乘菩萨精神,“拔除众生痛苦,给予众生欢乐”是佛教立世的根本宗旨,因此,佛教在当今社会应该积极投身于慈善福利事业之中,大力兴办尊老爱老事业,以养老院、敬老院、慈济院等形式,帮助社会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建设,对伤残贫困儿童进行必要的资助,以使他们接受到应有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关怀;尽力资助贫困家庭的生活,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精神上鼓励和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改变自身境遇的勇气,从而尽快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佛教界除了将自身有限的富余资金投入到社会慈善事业外,还要积极利用佛教特殊的社会影响力,为极大地改善社会弱势人群的境遇而筹措资金,从而集全社会之力,共同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
4、 积极发挥佛教化世导俗的社会功能,引导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入世”之后,社会各阶层人士普遍感到社会压力增大,工作节奏加快,社会风气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精神类疾病正呈现逐步上升的势头。这种现象很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佛教重在改变世道人心,促进人类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思想、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继续发挥佛教特有的化世导俗功能,努力挖掘佛教经典中适应时代需要的理论内涵,以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时代语言表达出来;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讲座、讲经活动,让广大的佛教信徒能够切实从中获得教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求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肯定;要积极探索教化人心的新途径、新方法,真正起到社会风气净化剂和精神障碍疏导器的作用,将自己融入社会,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
5、 注重自身形象建设,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和人品示范社会。
宗教历来以自身的纯洁性和高尚性而为世人所景仰和尊崇,无论社会风云如何变幻、社会阶层如何复杂,佛教都不应也不能丧失这份无价的资源。毋庸讳言,当今佛教界存在的积弊不少,僧团素质良莠不齐,混迹佛门者不在少数,因此加强佛教徒的自身建设,重塑僧团的美好形象 ,是中国佛教的当务之急。僧侣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行持和如理教化去影响信众,树立起崇高的人格形象,充分发挥利世度人的菩萨心行,才能极大地发挥佛教应有的社会价值和服务功能。培养新一代的高僧大德,引导佛教健康稳定发展,从而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和人品示范社会,是中国佛教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基本任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中国佛教命脉之所系、希望之所在。
6、 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中国佛协已故会长赵朴初居士曾经精辟地总结出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对外交往”。佛教不存在民族矛盾和地区问题,佛教“和平至上”的教义又决定了它不会主动参与到各种国际纷争之中去,因此佛教有着先决的“对外交往”的条件。佛教徒理应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借助“入世”之后对外交往方面的便利,积极主动地实现与世界佛教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当世界和平大使角色,努力完成其他界别人员所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是佛教存在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也是佛教教义所大力倡导的基本精神。
7、 参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工作,共建人类地球村。
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恶性攫取日益严重,生态平衡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成千上万的动植物惨遭灭顶之灾。工业社会的日益繁荣给人类带来的污染更是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由关注人类自身逐步过渡到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 --地球。从1989年起,全球性环境问题已连年列入“世界末日”的指标。佛教的缘起理论及戒杀实践对当今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佛教徒可以通过大力弘扬佛教中一切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思想,诸如:从缘起缘生的角度提醒人们,在开发环境、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充分考虑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慈悲济世、戒杀护生的角度,宣扬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从少欲知足的角度,劝导人们爱惜生灵、保护环境。不仅如此,佛教界还应主动地倡导一些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以扭转社会的不良习俗,诸如: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文明进香,鲜花供佛;勤俭节约,乐善好施;戒杀放生,推广素食;净化心灵,美化环境等。通过上述一系列宣传教育和身体力行措施的推行,佛教界可以尽己所能,带动全社会共建健康有序的文明世界。
关注人间生活,践行人间佛教,是佛教发展和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两千五百余年发展历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倡导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思想,以及太虚大师提出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理论,为人间佛教清楚地写下了注脚。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更要高举人间佛教的伟大旗帜,积极参与社会各项事务,以“入世”的精神完成“出世”的事业。世间一切法皆是佛法,世间一切事悉为佛事。广大佛教徒应该时刻以敏锐的目光关注社会各阶层发生的变化,认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弘化方向和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真正实践佛陀提出的“随宜制教,因教立方”的教化原则,从而极大地提高弘扬佛法的效果,为人间佛教的如实践行而精进努力。
版权所有:金刚经原文网